臺北市立美術館(以下簡稱本館)於 1983 年 12 月 24 日正式開館,為首都美術館,也是臺灣第一座現當代美術館,肩負著推動現當代藝術的保存、研究、發展與普及之使命。本館透過研究、展覽、典藏與教育推廣,籌劃在地實踐與連結全球趨勢的多元交流,期許臺灣的藝術發展能臻於蓬勃、全民藝術涵養更加豐沛,讓普羅大眾在當代社會具有美感修為及文化思辨力。


本館自開館以來積累大量關於館務決策、刻劃現當代藝術發展脈絡和軌跡的文獻與檔案,為保留這些珍貴資料,自 2008 年起即展開各項核心業務的檔案保存工作。首先進行實體文獻檔案數位化,並於 2012 年起積極籌設「館史資料庫」,彙整含括公文、信件、手稿、文件資料、照片影像檔、錄音檔與動態影音檔,以及各類印刷文宣、出版品等項目。


「展覽資料庫」則以館史資料庫為基礎,在規劃上以「展覽」為中心並串聯相關活動。此資料庫作為研究臺灣首座現當代美術館的發展與展覽類型、臺灣當代藝術的在地生態與國際交流的基礎資源,亦可進一步探查臺灣藝術家的發展與美術機構的互動關係等不同面向,深具意義與重要性。


2023 年率先開放供大眾瀏覽查詢的「1983–1994 展覽資料庫」,呈現本館第一個十年的歷程。資料庫內容涵蓋展覽簡介、展場平面圖、展品清單、語音導覽、展場照片、相關文宣出版、新聞稿、媒體報導,以及開幕、記者會、演講、座談、研討會等資訊;未來也會陸續擴增其他類資料。


為促進藝術知識交流,本館開設的線上資料庫有部分內容因受版權規範未能公開,若民眾有需求可至本館圖書室的資料庫查詢專用電腦閱覽。


「展覽資料庫」所列的相關資訊,館方已盡可能進行核對與確認。若您有任何建議或疑問,可將意見傳送至 archive-tfam@gov.taipei。


更新日期:2025.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