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4
金石派畫家邀請展
Exhibition of Epigraphical-School Paintings;金石派畫展
時間

1984.10.06 - 1984.11.30

地點

B02、B03

金石那種古拙勁遒的書體,首先在十八世紀揚州八怪之金冬心、鄭板橋、黃癭瓢、高南阜的作品中初現端倪,他們以書法入畫,創出一種氣慨峭拔、生命力旺盛的雄強作風,對近三百年來的花鳥影響很大。
十九世紀的上海繼十八世紀的揚州之後,成為中國近代繪畫史上一個創新的重鎮。趙之謙、吳昌碩二人,更將揚州八怪的特色發揮到極點,他們把鐫刻碑銘的篆隸刀意應用到作畫的線條上,並且大膽的用焦墨鉤勒皴擦,有時也用重色渲染設色,求得濃艷明朗的效果。十九世紀上海諸家當中,以吳昌碩的影響最大,王震、趙雲、陳衡恪、陳半丁、王雲、齊白石、潘天壽等都直接或間接受到吳昌碩的影響,其共同的特徵是勁遒的筆墨、豪邁的線條、濃麗的色彩及寫意的手法。
展出者沈耀初、吳平、田學文、吳學讓、段天白、鄔企園、鄧雪峯,也都能掌握諸家的精髓,融合個人的意境而有獨創的風格。(來源:台北市立美術館,1985)

展出藝術家

田學文、沈耀初、吳平、吳學讓、段天白、鄔企園、鄧雪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