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8
典藏品特展
Permanent Collection Exhibition
時間

1988.09.10 - 1989.03.26

地點

201、202、203、204、205、206、207、208、209

北市立美術館的收藏方向是以民國以來的美術爲主,經由蒐購或捐贈的方式逐年增加而形成目前的質與量。爲呈現民國以來的美術槪況,此次特展特挑選一三〇件精釆的作品分成三部分展出,包括五十八件本年購藏及歷年捐贈作品。
在201 、202、203三間展覽室中,展出近代以來的中國書畫,其中包括劉農蕭先生捐贈的高奇峯作品「玉堂」,是這位嶺南派宗師的精彩傑作。此外黃君璧、沈耀初兩位先生的作品則是七十七年度本館所購藏,黃君璧先生在雲水寫生畫法上的貢獻,以及沈耀初先生延續金石派傳統而在主題佈局上創新的成就。此外,配合本館七十六年擧辦的「當代書家十人作品展」,本館也收藏了台灣十位書法界耆老的作品,在203展覽室中可以欣賞到他們各種不同的書體與風格。
在207、208、209 的展覽室中,展出民國以來在引進西洋畫及東洋畫法上的成就。早期的台灣畫家有的留學日本,有的向日本老師( 石川欽一郞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位) 學習油畫、水彩、或膠彩畫法,顔水龍、陳進、林玉山、楊三郞、廖繼春、劉啓祥、李澤藩、洪瑞麟等竇家的作品均在收藏之列,有些作品完成在五、六十年前,眞正呈現出這莲前輩畫家在開拓新局面上的努力。六〇年代後,西洋現代藝術的觀念不斷引入,不少畫家開始積極嘗試革新,李仲生、劉國松、朱德群、席德進等畫家,在當時都對現代藝術的提倡不遺餘力,他們的作品雖然各有不同的媒體及風格,但是却同樣表現出不同程度的抽象性。
在206展覽室中本館也收藏西洋現代藝術作品,大部分是由藝術家捐贈而得到的,其中包括眼鏡蛇藝術群畫家阿雷欽斯基及歌賀內依在內的作品,也是我們收藏西洋現代藝術作品的起點。(來源:節錄展覽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