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12.10 - 1989.03.19
302、303、304、305、306、307、308、309、310、311
現代藝術創作的面貌,隨著時代思潮的演進,已呈現多方面的發展。中國現代藝術的發展在五○年代以後受到西方思潮的衝激與影響,不僅在創作媒材或技法上加入新的表現方式,並且在現代觀念及創作內容方面,反映更為深廣的層面。傳統形式的中國繪畫或保守的寫實主義,再也不能滿足現代藝術家創新的慾望,因此不論東方的、西方的或融合中西以及民族性或國際化的各種不同論點,一直都是我們國內現代藝壇探討努力的方向。
本館五年來對於推展現代藝術不遺餘力,至今已漸具基礎,從不斷地介紹國外現代美術發展軌跡,並繼續舉辦多項的國內競賽性展覽,以及提供場地讓藝術家有表現的機會,幾年來確已發掘不少優秀的年輕藝術家,使他們在國內藝壇嶄露頭角。有鑑於此,本項展覽即是邀請本館歷年來舉辦之「中華民國現代美術新展望」、「中華民國現代雕藝展」及「現代水墨展」等獲得大獎者,以及曾在本館舉辦過個展且年齡在四十五歲以下,具有個人獨特風格者,計選出三十位藝術家,每人提供不同階段作品三件,以展現我國現階段的現代藝術風貌。
從展出的作品中大約可以看出八○年代我國年輕藝術家,受到西方思潮的影響。但經過個人審慎的反芻整理,多含蘊著東方不同的精神面貌,其對於材質的嘗試與研究以及表現方式,大都已有相當程度的歷練。就作者而言,藝術不再是單純的怡情養性工具,而是抒發個人內心的思想與見解,或是透視及諷喻現在的社會現象的媒介,他們都有深度地反映出內心的感觸,同時表達出對現代藝術工作的執著。從各種不同材質的表現方式,無論宣紙水墨或油彩畫布以及木材石料等,已不需再區分東方或西方的問題,重要的是需具有現代精神內涵及個人風格的探討方向。
三十位藝術家的作品,自然無法完全涵蓋目前我國所有的藝術風貌,因為展出的層面有限,但仍希望藉此次展覽提供給大家討論或反省的機會,因為在一個整體性的展覽中或是國際藝壇上,如何開拓出具有中國現代藝術精神,才是我們值得努力的方向,謹此與年輕的藝術家朋友們共勉之。(來源:時代與創新-現代美術展 ,1988.12)
江隆芳、吳天章、李振明、李錦綢、洪根深、袁金塔、徐揚聰、莊普、張子隆、張永村、張正仁、張庭禎、陳世明、陳正勳、陳幸婉、黃位政、黃宏德、黃步青、葉竹盛、陳長宏、曾曬淑、董振平、楊茂林、黎志文、賴純純、賴新龍、盧怡仲、盧明德、羅青、蘇旺伸
評審及籌備委員:王秀雄、呂清夫、石守謙、蔣勳、劉文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