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9
郭雪湖浸淫丹青七十年作品展
Seventy Years of Kuo Hsueh-hu
時間

1989.09.30 - 1989.10.29

地點

101、102、103

郭雪湖先生,淸光緖卅四年(1908年)生於台北大稻埕。小學時期的美術啓蒙老師陳英聲,爲影響西洋畫壇至深的日籍畫家石川欽一郞門下的高足。郭雪湖先生追隨陳英聲學習國畫、水彩畫的基礎技法。之後又從閩人蔡雪溪習畫,並以日本畫册、畫蹟爲摹本,自修勤學。第一回「台展」,他以『松壑飛泉』乙作入選,第二回至第六回分別以『圓山附近』、『春』、『南街殷賑』、『新霽』、『薰苑』等鉅作,獲得東洋畫部的特選或獎賞(台展賞或台日賞)。
連續幾屆獲得台展的優等獎,雪湖先生在畫壇的聲望逐漸高昇。第六回台展時,擧辦單位首設推薦制度,郭雪湖先生與另一位已過世的東洋畫家呂鐵州先生,同時榮膺爲東洋畫部推薦級畫家。民國廿七年「台展」改由總督府文敎局主辦,並改名爲「台灣省總督府美術展覽會」(簡稱「府展」)。郭雪湖先生於第一回「府展」以無鑑查招待出品『女工人』乙作,第二回推薦制恢復後,雪湖先生仍繼續以推薦級畫家身份繼續展出力作。
民國卅四年台灣光復,府展停辦,郭雪湖先生與楊三郞先生受聘爲台灣省長官公署諮議,兩人連袂向政府建議籌設一個全省性的美展,經連月奔走呼籲,獲得全省藝術家的響應與支持,終使第一個由中華民國政府在台灣擧辦的美術展覽會——「台灣全省美術展覽會」(簡稱「省展」)於民國卅五年開辦,使得台灣美術的發展能在政府的支助下延續不斷。
雪湖先生成長及求學於台北大稻埕,十八歲起即開始在官辦美術競賽展及畫會團體中屢創佳績,累積輝煌盛名,台灣光復之後,他又秉持「美術創作因受到鼓勵而進步,留存下來的即成爲後人珍貴文化遺產」的信念,爲省展的設立而催生,並擔任省展國畫部審查委員多年,對台灣早期美術的發展,付出相當多的心血。
民國五十三年,郭雪湖先生離台旅居海外。之後,其作品就極罕在國內展覽場出現。這一回很難得的是,在郭雪湖先生去國廿五年後,遠從美國加州返鄕,親自挑選二百多件作品在本館展出。這些作品涵蓋了他早期摹倣階段習作;「台展」、「府展」、「省展」等官展時期的創作及旅遊或旅唐日本、大陸、美國的系列風景創作,以呈現各個階段的創作特色及畫風的轉變。相信藉著此次回顧展,能讓國內大衆及專家學者欣賞到郭雪湖先生創作的全貌,並提供學者硏究近代台灣東洋畫發展脈絡的史實。(來源:展覽說明書)

雪湖先生成長及求學於台北大稻埕,十八歲起即開始在官辦美術競賽展及畫會團體中屢創佳績,累積輝煌盛名,對台灣早期美術的發展,付出相當多的心血。民國五十三年,郭雪湖先生離台旅居海外。之後,其作品就極罕在國內展覽場出現。這一回,郭雪湖先生去國廿五年後,遠從美國加州返鄉,親自挑選二百多件作品在本館展出。這些作品涵蓋了他早期摹仿階段習作:「台展」、「省展」等官展時期的創作及旅遊或旅居日本、大陸、美國的系列風景創作,以呈現各個階段的創作特色及畫風。相信藉著此次回顧展,能欣賞到郭雪湖先生創作的全貌,並提供學者研究近代台灣東洋畫發展脈絡的史實。(來源:台北市立美術館閱覽 1983-1998,1999)

展出藝術家

郭雪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