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01.16 - 1993.04.11
207、208、209
二十世紀,無論在東方、西方,均歷經空前自由開放與多元性之發展。在藝術範疇裡,寫實與抽象、具象、非具象或新具象、或普普,新表現主義、及後現代等諸種派別,莫不依隨藝術家創作理念所好,各得其所,並加以淋漓發揮。然而對於台灣早期前輩畫家李梅樹而言,早於一九四〇年代極已奠定個人獨特風格,終其一生始終不改其寫實創作風格,同時,以彩筆化爲視覺媒材,將中國現代婦女特有之婉約,自足與含蓄美賦予時代性之表現。
在六十餘年的創作生涯中,李氏以東京美術學校爲基礎,以油畫爲終生鑽研之對象。在作品題材上,靜物畫、風景畫、人體畫、肖像畫等均多所建樹,但其中以細腻而微妙的感性對婦女之創作觀照,貫穿其一生藝術生涯,最爲重要。四〇年代以一系列本土婦女題材崛起於歷届台展,隨後即逐次展開不同情境、背景時空中女性美之探討表現。直至晚年,以崇尚寫實之觀念,在講求形態、明暗、和色彩之創作觀下,台灣婦女以一種親切自然,平凡中流露高雅之氣質,出現在李氏一張張傑出的畫布上。李氏爲台灣早期婦女所樹立之樸實、含蓄、雅麗之現想美典範,實爲繼往開來,爲台灣現代油畫所提出之重大本土性貢獻之一。
李梅樹不僅一生創作不曾稍歇,在對於美術教育之推廣上,更不遺餘力。先後曾於台北藝專、文化、師範大學三所大專美術科系任教達十七年之久;此外更積極參與美術活動,如早期之赤島社、台陽美術協會、後期之中國油畫協會等,均不斷爲推展台灣美術奔波奉獻。光復後,亦曾活躍於政壇,擔任三峽鎮民代表會主席,與台北縣三届之縣議員,爲地方建設亦不辭辛勞。除此之外,李氏另以超人之毅力及熱情,爲三峽祖師廟重建之工程,傾注長達三十餘年全赴之精力。今天三峽祖師廟有東方藝術殿堂之美稱,此一贊譽,應歸屬李氏窮畢生之力奉獻所致。
值此李氏逝世十週年之際,本館特舉辦「李梅樹逝世十周年紀念展一一婦女之美」,以表示追思及懷念之意。李氏一生爲人熱情而執著,謹慎而自得,經常因公忘私,而毫不計較個人之利益。無論是爲人師表、從事地方公益活動,做爲一個美術運動之推動者,以及堅守信念之藝術家,李梅樹可供後人學習和楷效處實多,相信本館於此推出是展之意義重大,最後,「李梅樹紀念展一一婦女之美」總計推出七十一件作品,包括油畫三十七件、素描三十件、粉彩四件),悉數均借自李梅樹紀念館典藏精品。(來源:展覽說明書)
李梅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