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02.27 - 1993.03.28
301
我是生長在鄉下的小孩. 對鄉間的事物景緻特別喜愛,長大後在城裡唸書、工作,因而對城市、小鎮都有感覺,致使我一直用相機去關注、記錄下鄉鎮情景,城市的風貌。
個人開始投入攝影,是民國六十九年左右,那時的意念是透過鏡頭,真實的去面對人和生活周遭的體驗。起先做自由攝影,到台灣各地鄉村獵影,捕捉一些風土民情的影像,這一晃就是三年的光景。三年的自由攝影工作,開啟了我视野,寬闊了胸襟,體驗到生活種種現象,而拍攝到一些難得的影像。
七十二年起迄今,雖然做雜誌報導攝影的工作,我的攝影意念,仍是面對人和生活的體驗,倒是因攝影歲月的增長和經驗的累積,在報導攝影及影像創作有著深一層的認識,影像的思維,藝術情境上的表現,有很大的提升。近十多年來台灣經濟快速成長,社會進步繁華,生活形態多元化,環境空間過度開發利用,鄉城間的差距越來越少了,難再從時空去辨別「這是鄉,那是城」的視覺與心靈感受,那令人懷念的風土人情,似乎也被沖淡了。
「鄉城素描」所展現的,是長時間用心去觀察累積的,不是急促性的抓住表象。從以前的鄉下蹤跡,到現在的繁華城市現象,雖有很大的時空差異,我仍然以靜心,自然的態度去面對景象,去開啟一張張透視心靈的畫面。「鄉械素描」雖然不是一般社會平凡活動的記錁,但卻是個人細心觀察、沈潛凝鍊。當然在這段時間,多少有一些不可抗拒的因素,有形無形地干擾了心思,偶而有迷失的感覺。但這來自生活中的某些亂象,不過是短暫性的衡擊,最後仍為自然平和心境所順服,潛在心中的鏡頭,仍將「鄉城素描」的影像一一呈現。(來源:展覽說明書)
鍾永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