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3
奧瑞拉納作品展
The Paintings of Orellana
時間

1993.06.19 - 1993.07.18

地點

103

智利籍西班牙裔畫家蓋斯東・奧瑞拉納(Gastón Orellana),對大多數的台灣觀衆而言,可能是個相當陌生的名字。陌生的原因,第一是國內習以歐美藝壇之發展爲取向,在認知上大大阻撓了世界性宏觀視野的建立。其次,奧瑞拉納本人身份複雜,他身兼南美洲、西班牙、美國紐約及意大利等多元性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經驗,這在藝術風格劃分上,便易引發多重的不便與爭議。例如論者經常將八〇年代崛起世界藝壇的意大利「超前衛(Transavantgarde)」,著附在奧氏作品風格之上,其實這是一種不明事理的看法。
奧瑞拉納藝術創作的根源中,南美洲的神祕魔幻氣質,與西班牙充滿激情和反理性的傳統精神,是無法忽略的。五〇年代,美國盛行起抽象表現與行動繪畫,奧瑞拉納曾從中擷取養分,但卻無法滿足於此而另闢谿徑。在他的作品當中,暴力、謎樣破裂的人物造型,通常在相對於寂靜、抒情與虛無背景的對峙性處理下,產生一股驚駭、暴動、衝擊性的強烈情感。因此,抽象抒情的表現,和具象造型的創作,'在奧瑞拉納的畫布上,得到一種難能可貴、奇異完美的結合。
二十世紀美術藝潮千變萬幻,其中寫實與抽象,曾代表了對立和兩極性的藝術理念,奧瑞拉納卻樂此不疲。在二十五歲離開智利,於西班牙和藝壇好友共組「宏朵畫派(Hondo )」之時,即大膽的以結合具象與抽象爲藝術訴求的出發點,並獲致成功的果實。八〇年代,歐陸各地先後掀起新具象(New figurative) 、新表現(Neo expressionism ) 等風潮,事實上這已是結合具象第二波的行動了。1970年,第三十五屆威尼斯雙年展上,奧瑞拉納應邀參展,並特闢專室加以介紹。這不僅是對他個人藝術成就的肯定,也是對
他所代表的藝術主張,提出了歷史的見證。
本館應秉持推介當代美術思潮的職責下,此次有幸策劃推出「奧瑞拉納作品展」,實深感意義重大。—方面,奧氏的作品反映了後現代多元化、邊緣性結合的成功範例。其次,奧氏之藝術成就,至今未曾被他的祖國一智利所接納及認可,由此本展能在台灣推出更顯難得可貴。最後,謹此感謝奧瑞拉納慨然同意借展作品,並預祝本展展出成功。(來源:展覽專輯)

展出藝術家

Gaston Orella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