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11.06 - 1993.12.05
302、303、304、305、306
陳正雄是國内介紹抽象繪畫理論的先驅,他是一位將抽象藝術的種子散播在台灣的土地上,辛勤地耕耘,並蔚然有成的藝術家,對國内現代藝術理念的傳承與發展有相當重要的貢獻。
克利(Paul Klee) 曾經說過:「現代藝術不是在描繪能見的世界,它寧可把不可視的世界,變為能見的存在。」陳正雄的抽象畫始終以一種積極的探險行動,將不可見的潛藏世界,變為可以掌握的視覺存在,而於視覺的隱喻中,讓觀衆去體會神秘又真實的形象。陳正雄將自己的藝術詮釋為「召喚的」,它如同音樂般,旨在激發作者内在的情感,而非述說故事,它是情緒、心境或感情的一種強烈表徵,而非外在視覺的描繪。
美國抽象表現主義畫家兼藝術理論家馬德威爾(Robert Motherwell) 曾說:「抽象藝術是人們唯一能描繪其内在情感的繪畫語言。」這句話雖然說得有點獨斷,但卻有其道理,因為人類的藝術創作,源自於内心所孕育的情感與需要,當它們逐漸蘊釀成熟時,自然會產生一種緊張與激奮或是痛楚與苦悶,而需要一種適當的宣洩與疏解。當然,宣洩與疏解的方式各有不同,不過,藝術的形成愈不受客體物象的尋常表徵所束縛,則其内在特殊的自律價値愈容易傳達:如果這種傳達過程是建立在各種技巧知識及傳統觀念的基礎上,而在宣洩過程中文需加修飾,則内在旺盛的生命活力就會被減弱,甚至扭曲。
當然,真正的藝術並不是漫無節制地聽任本能的宣洩,它是經過選擇,經過昇華的:身為一位藝術家,絕不會去排斥任何有關論美的知識,他會懂得如何去活用這些知識與技巧於無形,而不為所役。當知識與技巧逐漸融為藝術理念的一部分時,對於造形與色彩的駕馭已是一件隨心所欲的事了,陳正雄的四十年藝術歷程便證明了這點。
經過四十年的苦心歷練,陳正雄的繪畫先由具象進入半抽象,再由半抽象到完全抽象,對於這種自然的演變與發展,陳正雄充滿了信心。儘管現代藝術流派繁多,他卻始終堅持自己的表現方式。因為他認為忠實於自己的内在世界,總比做外界形象的奴隸來得更真實、更直接、更傳神、更能發現自己。(來源:節錄展覽說明書)
陳正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