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11.13 - 1993.12.12
B03
山崖頂上的小屋搖搖欲墜;都市裏的大廈蒙著血紅門面。這些在建築設計上不能接受的現象,在這裏不需要建築師出身的畫家黃文暉牽掛,因爲這是他純藝術的創作。
黃文暉終於突破了自己。他自從1964年成大建築系畢業,及1967年在美國完成研究院學業,二三十年來幾乎都是從事建築設計工作,並且做得頗有成就,可以説作品散佈世界各角落。可是在內心深處,他總是覺得好像有一條蟲在心裏爬,他希望有一天能只爲他的藝術創造負責,不再爲預標法規操心。
文暉的願望在1978年部份實現;由於他神來之筆所畫的建築透視圖,使許多他公司之外的建師都求他代爲捉刀,他乾脆在紐約成立了個人工作室,專爲一些大名鼎鼎的建築師們構想非常複雜而充滿活力生機的建築透視圖在紐約九年之間,文暉同時致力休閒純藝術的探討,待他1987年重返夏威夷主持建築設計工作時,他的純藝術作品也開花結果了。「在純藝術裏,我終於解脱了。我不需再對任何人妥協,只對我自己負責。不像是建築透視圖,要花上千百個鐘頭,才能給業主一個一目瞭然的實體形像。我在藝術工作時,可能花千百個鐘頭只構想出一個抽象的形體,而畫的本身,往往一揮而就,簡單無比。在我的構想裏,我常希望跟觀眾的想像力捉迷藏,我希望他們慢慢琢磨體會,我也希望帶一絲微笑到他們嘴角,在大家繁忙雜亂的生活中,共享心有靈犀一點通的剎那快感。最近我發現自己的作品愈發簡化,一條線或一片顏色所能代表的意念,我決不用兩筆,我很想以赤子童心的觀察力,輕鬆淡然的以聊聊數筆或數片色顏色表現出使大家心靈共鳴的題材,雖然線條使用是我的看家本領,但我也儘量使用其他繪畫媒介,表現不同感情。」
這幾句話很能代表文暉作品的眞髓,身爲一個謙虛平淡正如其畫的人,文暉再三強調他的藝術只是休間小品。但休閒小品也好,擺脱傳統的嚴肅追尋也好,文暉的作品總是令人耳目一新。(來源:展覽說明書)
黃文暉